Kubernetes 1.3:橋接雲原生與企業工作負載

將近兩年前,當我們正式啟動 Kubernetes 專案時,我們希望簡化分散式系統管理,並為所有人提供所需的核心技術。社群對此努力的回應令我們驚嘆。如今,成千上萬的客戶、合作夥伴和開發人員正在生產環境中使用 Kubernetes 執行叢集,並加入了雲原生革命。 

感謝超過 800 位貢獻者的幫助,我們很高興今天宣布 Kubernetes 1.3 的推出,這是我們迄今為止最強大且功能最豐富的版本。

隨著使用者擴展其生產部署,我們清楚地聽到了跨叢集、區域和雲端邊界部署服務的渴望。我們也聽到了在容器中執行更多工作負載(包括具狀態服務)的渴望。在此版本中,我們努力解決這兩個問題,同時讓新的開發人員和企業更容易使用 Kubernetes 來大規模管理分散式系統。

Kubernetes 1.3 的產品重點包括跨多個雲端(包括內部部署)橋接服務的能力、對多個節點類型的支援、對具狀態服務(例如鍵值儲存和資料庫)的整合支援,以及在筆記型電腦上大幅簡化叢集設定和部署。現在,各種規模組織的開發人員都可以比以往更輕鬆地建構生產規模的應用程式。

新功能

  • 提升規模和自動化 - 客戶希望根據應用程式需求自動擴展和縮減其服務。在 1.3 版本中,我們讓自動擴展和縮減叢集變得更容易,同時將每個叢集的節點最大數量增加了一倍。客戶不再需要考慮叢集大小,並且可以讓底層叢集回應需求。

  • 跨叢集聯合服務 - 客戶希望其服務能跨越一個或多個(可能是遠端的)叢集,並且可以從叢集內部和外部以一致的方式存取這些服務。跨越叢集的服務具有更高的可用性、提供地理分佈,並實現混合雲和多雲情境。Kubernetes 1.3 引入了跨叢集服務發現,因此容器和外部用戶端可以一致地解析服務,無論這些服務是部分還是完全在其他叢集中執行。

  • 具狀態應用程式 - 尋求將容器用於具狀態工作負載(例如資料庫或鍵值儲存)的客戶將會發現一個新的 'PetSet' 物件,其中包含一系列 alpha 功能,包括

    • 跨重新啟動持續存在的永久主機名稱
    • 自動佈建每個容器的永久磁碟,其生命週期超出容器的生命週期
    • 群組中的唯一身分,以允許叢集和領導者選舉
    • 對於啟動叢集應用程式至關重要的初始化容器
  • 易於本地開發 - 開發人員希望有一種簡單的方法來學習使用 Kubernetes。在 Kubernetes 1.3 中,我們推出了 Minikube,開發人員只需一個命令即可在其筆記型電腦上啟動與完整 Kubernetes 叢集 API 相容的本地 Kubernetes 叢集。這使開發人員能夠在本地進行測試,並在準備就緒時推送到其 Kubernetes 叢集。

  • 支援 rkt 和容器標準 OCI 和 CNI - Kubernetes 是一個可擴展且模組化的協調平台。Kubernetes 成功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我們致力於讓客戶存取最適合其環境的最新容器技術。在 Kubernetes 1.3 中,我們原生支援新興標準,例如容器網路介面 (CNI),並且已經採取措施來支援開放容器倡議 (OCI),該倡議仍在批准中。我們也引入了 rkt 作為 Kubernetes 節點中的替代容器執行階段,rkt 和 kubelet 之間具有一流的整合。這讓 Kubernetes 使用者可以利用 rkt 的一些獨特功能。

  • 更新的 Kubernetes 儀表板 UI - 客戶現在可以使用 Kubernetes 開源儀表板來進行與其叢集的大部分互動,而不必使用 CLI。更新後的 UI 讓使用者可以控制、編輯和建立所有工作負載資源(包括 Deployment 和 PetSet)。

  • 還有更多功能。如需完整的更新列表,請參閱 GitHub 上的發行說明

社群

如果沒有無數 Kubernetes 社群成員的不懈努力,我們就無法實現這個里程碑。我們有 19 個不同的特殊興趣小組,以及全球超過 100 個聚會。Kubernetes 是一個社群專案,在開放環境中建構,如果沒有社群迄今為止投入的超過 233 人年的努力,這一切都不可能實現。太棒了!

可用性

Kubernetes 1.3 可在 get.k8s.io 下載,也可透過 GitHub 上託管的開源儲存庫取得。若要開始使用 Kubernetes,請試用我們的 Hello World 應用程式

若要了解專案的最新資訊,我們鼓勵所有人 加入每週社群會議觀看錄製的 Hangout。 

連線

我們很樂意收到您的來信,並歡迎您參與這個不斷成長的社群

  • GitHub 上參與 Kubernetes 專案
  • Stackoverflow 上發布問題(或回答問題)
  • Slack 上與社群連線
  • 在 Twitter 上關注我們 @Kubernetesio 以取得最新更新

感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