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超過一年。較舊的文章可能包含過時的內容。請檢查頁面中的資訊自發布以來是否已變得不正確。

Kubernetes 貢獻者如何建立更完善的溝通流程

「也許我們只需要使用不同的詞。我們可能需要在開源領域中使用社群發展或專案倡導,而不是行銷,也許那樣人們就會意識到他們需要做這件事。」~ Nithya Ruff (摘自 TODO Group)

參與 Kubernetes 貢獻者社群的常見方式是無處不在。

我們有活躍的 Slack、許多郵件列表、Twitter 帳戶,以及數十個社群驅動的 Podcast 和新聞通訊,重點介紹所有終端使用者、貢獻者和生態系統主題。此外,我們還有 驚人文件儲存庫、大量的 會議推動專案前進,以及 錄製的程式碼深入探討。所有這些資訊都非常寶貴,但可能資訊量過大。

對於任何人來說,跟上數千名貢獻者的腳步可能都是一項挑戰,但對於新的社群成員來說,這種直接從源頭獲取資訊的任務尤其具有挑戰性。這個專案對於貢獻者和使用者來說都很龐大,這已不是什麼秘密。

用數字來描繪一幅圖畫

  • 43,000 名貢獻者
  • #kubernetes-dev slack 頻道中有 6,579 名成員
  • 52 個郵件列表 (kubernetes-dev@ 有數千名成員;sig-networking@ 就有 1000 名)
  • 40 個社群群組
  • 光是週就有 30 個上游會議

所有這些數字的規模都在不斷增長,隨之而來的是需要簡化貢獻者如何獲得最重要資訊的方式。

我們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

Kubernetes (簡稱 K8s) 通訊的發展源於人們在我們不斷成長的社群中建立聯繫的需求。出於好意,社群啟動了人們建立聯繫的管道。這種活力是幫助 Kubernetes 如此快速成長的部分原因,它也讓我們廣泛擴散。隨著採用率的提高,貢獻者知道需要標準化

這種對社群如何溝通的新關注,導致發現了複雜的選項網路。選項太多了,任何人都很難確定他們是否在正確的位置接收正確的資訊。我們開始立即採取行動,結合通訊流程,並思考如何以最佳方式接觸以服務我們的社群。我們還直接透過年度調查向所有貢獻者徵求回饋,以了解人們實際上在哪裡閱讀影響他們在我們社群中體驗的新聞。

Kubernetes channel access

我們的貢獻者基礎超過 43,000 名貢獻者,比許多企業公司都還要大。您可以想像將重要訊息傳達出去,以確保它們落地並讓大家採取行動是什麼樣子的。

為更好的溝通做出貢獻

想想您的公司/雇主如何解決這種溝通挑戰。許多公司透過在行銷部門建立內部行銷和溝通重點領域來做到這一點。這就是我們正在做的事情。這也已應用於Fedora,以及規模較小的我們的自身發布貢獻者峰會規劃團隊的角色。

我們已經在 SIG 貢獻者體驗下加速成立了上游行銷團隊,我們希望直接應對這一挑戰。我們在其他貢獻者領域了解到,為貢獻者創建角色非常有幫助 - 入職、分解工作和所有權。這是我們團隊規劃的路線

如果您對我們的使命和範圍感興趣,可以瀏覽我們的其他文件,例如我們的章程

許多接近生態系統的人可能會感到困惑 - 這不是 CNCF 在做的事情嗎?

是,也不是。CNCF 有 40 多個其他專案需要以不同的方式行銷給無數不同類型的社群成員,他們不負責專案的日常運營。他們絕對會與我們合作,突出我們需要的東西和我們何時需要它,並且他們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一個例子是@kubernetesio Twitter 帳戶及其 200,000 名粉絲)。

這個團隊的不同之處在於其範圍:我們完全專注於提升 Kubernetes 社群貢獻者所做的辛勤工作。

對我們的期望

您可以期待在 Kubernetes 溝通管道上看到我們為您提供支援,方式如下:

  • 透過故事講述和其他方法,找到為可能壓倒性的資訊量增添人情味的方法 - 我們希望突出您正在做的工作並提供有用的資訊!
  • 讓您了解貢獻者社群活動、活動、指導計畫、KEP 等的來龍去脈。
  • 在 Twitter 上專門為貢獻者創建一個 @k8scontributors 的帳戶,這個帳戶完全是關於成為各種形式的貢獻者。

這在實際情況中是什麼樣子的?我們關於 36 個社群群組系列的第一篇文章最近發布了。您看到了嗎?更多類似的文章和額外的主題故事將透過我們的說書人傳播。

我們將以符合 Kubernetes 專案整體精神的方式交付此內容,並且我們致力於使用與所有其他 SIG 相同的工具來做到這一點。查看我們的專案看板以查看我們即將進行的工作藍圖。

加入我們,成為故事的一部分

此計畫尚處於早期階段,我們仍然有重要的角色需要填補才能使其成功。

如果您對開源行銷職能感興趣 – 這是一段有趣的旅程 – 加入我們吧!具體的直接角色包括透過部落格講故事和擔任設計師。我們的專案看板上也有大量正在進行的工作。在任何未解決的問題上新增評論,讓我們知道您有興趣參與。

此外,如果您正在閱讀本文,您正是我們在這裡支援的那種人。我們很樂意聽取關於如何改進、回饋或我們如何合作的意見。

透過我們的 README上列出的聯絡方式之一與我們聯繫。我們很樂意收到您的來信。